秦朝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举一反三
- 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 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难 C: 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秦朝时期,地方行政组织设郡、县两级;汉末,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
- 朝代县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层级秦朝郡县制郡—县二级制汉代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二级制三级制
- 朝代建置名称历史沿革地方体制秦设鄣郡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汉设丹阳郡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辖县十七。公元139年分设宣城郡。西汉郡国并行。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设置宣州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领县九。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京畿以外,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是三级制地方行政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