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发动的国会请愿运动目的在于()。
A: 反对成立“皇族内阁”
B: 反对“铁路干线国有”政策
C: 迫使清政府速开国会
D: 迫使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A: 反对成立“皇族内阁”
B: 反对“铁路干线国有”政策
C: 迫使清政府速开国会
D: 迫使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C
举一反三
- 以下哪些做法表明清政府预备立宪是骗局? A: 设立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B: 拒绝立宪派召开国会的要求 C: 镇压立宪派的国会请愿活动 D: 成立皇族内阁
-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立宪,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其13名成员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 A.君主专制内阁 B.人才内阁 C.好人政府 D.皇族内阁
- 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的责任内阁又被称为()。 A: 军机内阁 B: 傀儡内阁 C: 皇族内阁 D: 立宪内阁
- ,1906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 年颁布《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1911 年5 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 【单选题】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 A: 影子内阁 B: 皇族内阁 C: 贵族内阁 D: 立宪内阁
内容
- 0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 1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 A: 皇族内阁的出台 B: 黄花岗起义 C: 清政府镇压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 D: 保路风潮
- 2
清政府于1901年宣布实行“新政”以后,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于1...主立宪方案。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3
()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
- 4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 ) A: 镇压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 B: 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 C: 其根本目的在于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D: 推出主要由满清贵族组成的“皇族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