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6
    【甲】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前句句意为: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间”,偶尔,间或.后句句意为:...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上不臣于王 上:______ 臣:______

    • 1

      颜之推认为教育的目标在培养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包括() A: 朝廷之臣 B: 文史之臣 C: 军旅之臣 D: 蕃屏之臣 E: 使命之臣和兴造之臣

    • 2

      上不臣于王。“臣”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 3

      问:“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爱”是( )。

    • 4

      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公孙丑下》)()(10分) A: “臣”都作动词使用。 B: “不臣”的“臣”,名词用作普通动词。 C: “不臣”的“臣”,义为“认为……是臣子”。 D: “臣之”的“臣”,名词用作使动动词。 E: “臣之”的“臣”,义为“像个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