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三民”报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 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以下关于《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份报纸创办时间相衔接 B: 三份报纸风格基调相同 C: 被人称为“竖三民” D: 被人称为“横三民”
- 1
12.上海的《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被人们称为( )。 A: “竖三民” B: 政治团体报 C: 纯商业报 D: “横三民”
- 2
名词解释:“竖三民”
- 3
“竖三民”——《()》、《()》和《()》。
- 4
“竖三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