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4
    “致中和”,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十分和谐的境界,也就是符合“中庸”的标准。
    A: 正确
    B: 错误
  • A

    内容

    • 0

      关于中庸,下列观点中错误的理解是: A: 中庸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作常道加以运用。 B: 中庸要求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 C: 中庸要求对多样性进行调和,达到亦此亦彼的中和状态。 D: 中庸就是折衷主义

    • 1

      下列对于“中庸”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B: 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C: 中规中矩,做事保守 D: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

    • 2

      中庸就是好好先生、不讲原则、不走极端,应该摒弃。

    • 3

      道德修养就是内心的修养。 A: 正确 B: 错误

    • 4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有精神修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 A: 人格修养 B: 心境修养 C: 生活修养 D: 纪律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