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6
    王阳明(王守仁)
  • (1472-1528)明学者,阳明学派创始人。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也称阳明先生。初师事娄谅,习程朱之学,因格竹不省,遂耽于佛老之说,继而结识湛若水,相与授徒讲学,受到陈献章思想的影响,后继续发展陆九渊“心即理”说,创“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理论体系。主张“心”为物理之本原,物为意之用,否认“心”之外又理、有事、有物。认为“愚夫愚妇”同“圣人”一样,先天都具有“良知”“良能”,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惟有“圣人”才能致其良知,故而要求通过反求内心,清绝人欲的修养方法去私欲而“致良知”。由此出发,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反对朱熹在心之外“格物穷理”的方法,提出在心之外求理,就会导致知行脱节,强调“知”“行”无先后内外之别,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治学贵有自得,提出不能以“圣人”之言或“庸常”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只能通过“求之于心”来判明是非。其学术思想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极致,在明中后期影响极大,百余年间取代程朱理学而独占学术界盟主地位,对打破程朱理学桎梏起了一定作用。明末清初,因其后学末流“束书不观”,学风空疏而遭学者贬斥,渐至衰微。其学传至日本后,对明治维新运动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为思想学术方面的代表作。

    内容

    • 0

      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的人是() A: 王守仁 B: 王安石 C: 王华 D: 韩愈

    • 1

      学的创始人是南宋的()。 A: 陆九渊 B: 王守仁 C: 王阳明 D: 陈亮

    • 2

      后世学者称期为阳明先生的人是() A: 王守仁 B: 王安石 C: 王华 D: 韩愈

    • 3

      王守仁(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关于“良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4

      学的创始人是南宋的()。 A: A陆九渊 B: B王守仁 C: C王阳明 D: D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