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唐,“通商”一词几乎在载籍中消失,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等书中其出现的频率却陡然增高,《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穑通商”的记载。这一变化体现了
A: 重商成为社会共识
B: 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升
C: 抑商政策难以为继
D: 社会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
A: 重商成为社会共识
B: 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升
C: 抑商政策难以为继
D: 社会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
举一反三
- 两岸“三通”中的“三通”包括( )。 A: 通邮、通航、通商 B: 通邮、通航、通气 C: 通运、通航、通商 D: 通邮、通讯、通商
- 南洋通商大臣初为______ A: 五口通商大 B: 三口通商大臣 C: 军机大臣 D: 北洋大臣
- 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三通”是指: A: 通信、通航、通商 B: 通商、通航、通话 C: 通邮、通航、通商 D: 通商、通话、通邮
-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正式启动。两岸“三通”是( ) A: 通信、通航、通商 B: 通邮、通航、通商 C: 通航、通讯、通商 D: 通航、通电、通商
- ()年,因通商事务扩大,三口通商大臣改为北洋通商大臣。 A: 1860 B: 1865 C: 1870 D: 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