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震影响系数为0.18
B: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了一度,则地震系数将变为0.10
C: 地面最大加速度为4.36m/s2
D: 相应反应谱中的质点最大加速度反应为8.82m/s2
E: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了一度,则地震影响系数将变为0.45
F: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同时动力系数降低为原先的1/2,则相应反应谱中的质点最大加速度将变为原来的1/4
举一反三
- 已知某地的地震系数为0.40,动力系数为2.25,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震影响系数为0.18 B: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了一度,则地震系数将变为0.10 C: 相应反应谱中的质点最大加速度反应为8.82 米/秒平方 D: 地面最大加速度为4.36 米/秒平方 E: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了一度,则地震影响系数将变为0.45 F: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同时动力系数降低为原先的1/2,则相应反应谱中的质点最大加速度将变为原来的1/4
- 已知某地的地震系数为0.40,动力系数为2.2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震影响系数为0.18 B: 如果该地的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了一度,则地震系数将变为0.10 C: 相应反应谱中的质点最大加速度反应为8.82 米/秒平方 D: 地面最大加速度为4.36 米/秒平方
- 已知某地的地震系数为0.20,动力系数为2.25,该地的地震影响系数为0.25。 A: √ B: ╳
- 关于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地震系数本质上就是以 g 为单位的地面加速度最大值 B: 动力系数表示了质点的最大绝对加速度比地面最大加速度放大了多少倍 C: 地震系数反应了地震强弱的影响,动力系数没有反应地震强弱的影响 D: 地震系数反应了场地类别的影响,动力系数没有反应场地类别的影响
- 关于建筑抗震地震影响系数的阐述,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地震影响系数的大小,与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无关 B: 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其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不相同 C: 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单位是m<sup>2</sup>/s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内容
- 0
关于建筑抗震地震影响系数的阐述,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地震影响系数的大小,与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无关 B: 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其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不相同 C: 地震影响系数的计量单位是㎡/s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 1
对于丙类建筑的设防标准是。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B: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C: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
- 2
对于丙类建筑的设防标准是()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B: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C: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D: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
- 3
关于地震系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地震系数没有反映设计地震分组的影响 B: 地震系数没有反应地震强弱的影响 C: 地震系数本质上就是以 g 为单位的地面加速度最大值 D: 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系数的取值大致增加一倍
- 4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规定,在下列对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阐述中,()是描述甲类建筑的。 A: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B: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C: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D: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