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A盘半径的目的是() 。
A: 计算它绕圆心转动的转动惯量;
B: 测实验原理(公式)中的R;
C: 判断转动惯量的这一实验方法的有效性;
D: 比较A盘绕圆心转动惯量的实验值与计算值。
A: 计算它绕圆心转动的转动惯量;
B: 测实验原理(公式)中的R;
C: 判断转动惯量的这一实验方法的有效性;
D: 比较A盘绕圆心转动惯量的实验值与计算值。
A,C,D
举一反三
- 动力法测转动惯量实验中, 铝圈的绕其中心转动的转动惯量可通过理论公式求得
- 下面关于转动惯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刚体所特有的性质。 B: 转动惯性的度量。 C: 转动的惯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 质量越大的物体,转动惯量越大。
- 《刚体转动的研究》实验中,转动惯量计算公式[img=117x45]18033a9712d8365.png[/img]中,其中半径R指:( ) 。 A: A)、待测圆柱体半径; B: B)、待测圆盘半径; C: C)、所选绕线塔轮的半径; D: D)、待测物与实验转动台中心转轴之距。
- 《刚体转动的研究》实验中,转动惯量计算公式[img=117x45]17de90224265efc.png[/img]中,其中半径R指:( ) 。 A: A)、待测圆柱体半径; B: B)、待测圆盘半径; C: C)、所选绕线塔轮的半径; D: D)、待测物与实验转动台中心转轴之距。
- 使用转动惯量测定仪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根据其测量原理正确描述的是 A: 可直接测量任意刚体的转动惯量。 B: 可直接测量任意刚体的转动角度,然后计算待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C: 可直接测量任意刚体的转动角速度,然后计算待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D: 可直接测量任意刚体的转动周期,然后计算待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内容
- 0
在三线摆测转动惯量实验中,正确的启动方法是可以转动启动盘,也可以转动悬盘,以保证三线摆的稳定扭动状态
- 1
关于刚体惯量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刚体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平动惯性大小的量度。|刚体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快慢的量度。|刚体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刚体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平动快慢的量度。
- 2
《刚体转动的研究》实验中,转动惯量计算公式为[img=117x45]18033a96bf567ea.png[/img],其中半径[img=16x17]18033a96c763522.png[/img]指:( ) 。 A: A)、待测圆柱体半径; B: B)、待测圆盘半径; C: C)、所选绕线塔轮的半径; D: D)、待测物与实验转动台中心转轴之距。
- 3
《刚体转动的研究》实验中,转动惯量计算公式为[img=117x45]18033a97439d304.png[/img],其中半径[img=16x17]18033a974c450ed.png[/img]指:( ) 。 A: A)、待测圆柱体半径; B: B)、待测圆盘半径; C: C)、所选绕线塔轮的半径; D: D)、待测物与实验转动台中心转轴之距。
- 4
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要测量下悬盘的转动惯量实验值,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 A: 下悬盘的质量 B: 启动盘和下悬盘的中心到悬线的距离 C: 启动盘到下悬盘的距离 D: 转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