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的目的
A: 监测药物疗效
B: 预测骨折风险
C: 确诊骨质疏松
D: 监测骨密度丢失
A: 监测药物疗效
B: 预测骨折风险
C: 确诊骨质疏松
D: 监测骨密度丢失
举一反三
- 骨质疏松的主要X线表现() A: 骨密度正常 B: 骨密度减低 C: 骨密度增高 D: 骨松质密度减低 E: 骨皮质密度减低
- 下列对骨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可以作为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定量指标之一,骨折发生的危险与低BMD有关 B: 可用于监测自然病程 C: 骨密度仅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 D: 骨折发生的风险与低BMD有关 E: 评价药物干预疗效
-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 A: 骨密度小于1个SD B: 骨密度小于15个SD C: 骨密度小于2个SD D: 骨密度小于2.5个SD E: 骨密度小于3个SD
- 增强力量能够改善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 当X线片显示有骨质疏松时,较原骨密度,骨密度通常至少已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