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
举一反三
-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这两句话的言说者是 A: 皎然 B: 刘勰 C: 司空图 D: 刘禹锡
- 中国大学MOOC: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这两句话的言说者是唐代的皎然。
- 晋·张华《鹪鹩赋》中说:“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说:“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三国时魏人刘劭《人物志》(卷上)中说:“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这些话都说明了言谈中运用那种修辞的作用?
- 司空图在( )中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唐代司空图的()就是明显的例证。 A: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B: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 文已尽而意有余 D: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