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行為結果不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進而影響對真相的判斷。
错误
举一反三
- 行為結果的考量確實影響道德的判斷,但在思考、討論行為結果時,往往會引發出強烈的情緒反應而依照當時的情緒作判斷。下列有關強烈情緒的的敘述何者為真? A: 其過程是非理性的,阻礙思考真相。 B: 會使人忘了考慮論點的合理性或真實性。 C: 常常只是偏見、自私或文化習慣的產物。 D: 以上皆是。
- 「行為結果」的考量在道德判斷上絕對能避免,且不會影響結論的形成。
- 「行為結果」(利弊得失的考量)確實影響著我們的道德判斷。
- 行為結果的討論所產生的強烈情緒,不會使我們阻礙思考真相也不會使我們誤以為知道真相是什麼。
- 對於船長、大副、水手和檢察官對於案件行為結果利益的考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行為結果的對與錯是絕對的,最後一定會得到相同的結論。 B: 依據功利因素可以準確地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C: 雙方以行為結果進行考量,由不同的角度來看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 D: 行為結果利益的優勝劣敗是能輕易量化計算加以比較的。
内容
- 0
效用主義的觀點雖無法為道德抉擇提供明確的判斷準則;但我們也無法忽視行為結果的確影響道德抉擇的判斷。
- 1
邏輯的對不對不會影響最後論述是否正確。
- 2
效用主義者認為行為結果「好壞」可以決定行為的「對錯」。
- 3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介進的是行為的()。 A: 原因 B: 結果 C: 對象 D: 方式、工具
- 4
針對本章所列舉的案例,拖車上約翰的抉擇以及陸橋上保羅的抉擇中,有哪些會是需要考量的行為結果? A: 哪些人對於社會的價值、利益較有幫助。 B: 該違反「不可殺人」的信念還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的原則為考量。 C: 是否就順其自然的發生,心安也理得。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