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23岁)欲杀仇人丙,找乙(21岁)帮忙,骗乙说只是教训一下丙,乙同意。二人持刀寻丙,恰好于路上遇见,乙发现原来丙是一多年未见的好友,于是快跑几步将丙推走。此时甲已经持刀刺去,收刀不及刺中乙的后背,致乙重伤。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 甲、乙具有相同的犯罪故意,因此构成共同犯罪
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 甲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当从重处罚
D: 对乙应当减轻处罚
A: 甲、乙具有相同的犯罪故意,因此构成共同犯罪
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 甲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当从重处罚
D: 对乙应当减轻处罚
举一反三
- 甲教唆乙杀邻居丙。某日,乙按甲的授意,到丙家中,伺机作案,乙觅得机会正欲杀丙,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共同犯罪 B: 乙属于犯罪预备 C: 乙属于犯罪中止 D: 乙没有杀害丙,所以甲属于教唆未遂
-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 )。 A: 构成共同犯罪 B: 不属于共同犯罪 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构成故意杀人罪
- 甲教唆乙杀丙。乙在实施杀丙行为时,甲良心发现,阻止了乙的行为。本案中,______。 A: 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 B: 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 C: 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之责 D: 甲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乙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
-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丙构成共同犯罪 B: 甲丙不构成共同犯罪 C: 甲丙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 甲丙不构成犯罪
- 甲欲杀乙,但怕自己制服不了乙,就对朋友丙说:“乙经常说我坏话,你帮我揍他一下吧”。丙答应了甲。随后甲、丙找到乙,二人一起动手将乙打到。待乙倒地时,甲便将乙往死里打,致乙死亡。对甲、丙应该如何论处?( ) A: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B: 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C: 丙构成故意伤害罪 D: 甲和丙在故意伤害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