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F<sub>1</sub>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 BF<sub>1</sub>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CF<sub>1</sub>自交后得F<sub>2</sub>,F<sub>2</sub>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 DF<sub>2</sub>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F<sub>1</sub>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 BF<sub>1</sub>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CF<sub>1</sub>自交后得F<sub>2</sub>,F<sub>2</sub>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 DF<sub>2</sub>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设f(x, y)=x2+y2+sinxy,则在点 (1, 1) 处 df | (1, 1) = ______ dx + _______ dy.
设f(x, y)=x2+y2+sinxy,则在点 (1, 1) 处 df | (1, 1) = ______ dx + _______ dy.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 F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F自交后得F,F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 F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 F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F自交后得F,F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 F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在下图中,A到F的最短路径为:_______。[img=183x186]1803cf9f5538452.png[/img] A: AC、CF B: AD、DF C: AC、CD、DF D: AD、DC、CF
在下图中,A到F的最短路径为:_______。[img=183x186]1803cf9f5538452.png[/img] A: AC、CF B: AD、DF C: AC、CD、DF D: AD、DC、CF
常用照相机的光圈系数排列顺序为() A: Af/2、f/2.8、f/4、f/5.6、f/8、f/16、f/22 B: Bf/1.4、f/1.8、f/2.8、f/4.8、f/6、f/8 C: Cf/1、f/2、f/3、f/4、f/8、f/16 D: Df/2、f/2.8、f/4、f/5.6、f/8、f/11
常用照相机的光圈系数排列顺序为() A: Af/2、f/2.8、f/4、f/5.6、f/8、f/16、f/22 B: Bf/1.4、f/1.8、f/2.8、f/4.8、f/6、f/8 C: Cf/1、f/2、f/3、f/4、f/8、f/16 D: Df/2、f/2.8、f/4、f/5.6、f/8、f/11
蛋白C(P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C(APC)后可灭活() A: AFⅤFⅨa B: BFⅦa、FⅧa C: CFⅤa、FⅧa D: DFⅫa、FⅪa E: EFⅨa、FⅧa
蛋白C(P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C(APC)后可灭活() A: AFⅤFⅨa B: BFⅦa、FⅧa C: CFⅤa、FⅧa D: DFⅫa、FⅪa E: EFⅨa、FⅧa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 F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F自交后得F,F的基因型是E D: Ee和ee,其比例为1:2:1 E: F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 B: F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 F自交后得F,F的基因型是E D: Ee和ee,其比例为1:2:1 E: F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标志寄存器中控制位有( ) 。 A: CF B: IF C: DF D: SF E: TF F: OF
标志寄存器中控制位有( ) 。 A: CF B: IF C: DF D: SF E: TF F: OF
带符号数运算溢出的判定依据为()。 A: CF=1 B: DF=1 C: CFANDDF D: CFXORDF
带符号数运算溢出的判定依据为()。 A: CF=1 B: DF=1 C: CFANDDF D: CFXORDF
若(f(x),g(x))=1,则(cf(x),g(x))=1,其中c是任意常数。
若(f(x),g(x))=1,则(cf(x),g(x))=1,其中c是任意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