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雨量站分布较()时,可采用等雨量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密 B: 稀 C: 均匀 D: 不均匀
当雨量站分布较()时,可采用等雨量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密 B: 稀 C: 均匀 D: 不均匀
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下图),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暴雨中心站雨量为180mm。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积F1、F2、F3、F4分别为500,1500,3000,4000,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图1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
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下图),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暴雨中心站雨量为180mm。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积F1、F2、F3、F4分别为500,1500,3000,4000,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图1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
点雨量推求面雨量的方法包括() A: 算术平均法 B: 泰森多边形法 C: 等雨量线法 D: 距离平方取倒数法
点雨量推求面雨量的方法包括() A: 算术平均法 B: 泰森多边形法 C: 等雨量线法 D: 距离平方取倒数法
当雨量站较密时,最好采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算术平均法 B: 垂直平分法 C: 等雨量线法 D: 随机抽样法
当雨量站较密时,最好采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算术平均法 B: 垂直平分法 C: 等雨量线法 D: 随机抽样法
等雨量线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形变化不显著且有足够数量雨量站的地区。
等雨量线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形变化不显著且有足够数量雨量站的地区。
等雨量线法常用于地形变化较大,且区域内又有足够数量的雨量站的流域
等雨量线法常用于地形变化较大,且区域内又有足够数量的雨量站的流域
当流域内、外雨量站分布较密时,可根据各站降雨量资料绘制出等雨量线图,再用()加权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当流域内、外雨量站分布较密时,可根据各站降雨量资料绘制出等雨量线图,再用()加权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并且雨量站分布较稀时,应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垂直平分法 B: 算术平均法 C: 等雨量线法 D: 随机抽样法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并且雨量站分布较稀时,应采用()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垂直平分法 B: 算术平均法 C: 等雨量线法 D: 随机抽样法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时,不应采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垂直平分法 B: 算术平均法 C: 等雨量线法 D: 随机抽样法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时,不应采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A: 垂直平分法 B: 算术平均法 C: 等雨量线法 D: 随机抽样法
暴雨点面关系中的折减系数α=PF/P0(式中P0为暴雨中心雨量,PF为不同等雨量线所对应的面雨量),当α大时则反映降雨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
暴雨点面关系中的折减系数α=PF/P0(式中P0为暴雨中心雨量,PF为不同等雨量线所对应的面雨量),当α大时则反映降雨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