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RXQUAL为1级时,相对应的BER范围是()%
当RXQUAL为1级时,相对应的BER范围是()%
手机定时向BTS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主要包括下列中的()信息。 A: 邻区的BCCH/BCIC B: 邻区的LAC/CI C: 邻区的Rxqual D: 服务小区的Rxqual
手机定时向BTS发送的测量报告中,主要包括下列中的()信息。 A: 邻区的BCCH/BCIC B: 邻区的LAC/CI C: 邻区的Rxqual D: 服务小区的Rxqual
覆盖区域内误码率(RxQual)等级为3以下(不包括3)的地方占()以上。 A: A0.85 B: B0.9 C: C0.95 D: D0.99
覆盖区域内误码率(RxQual)等级为3以下(不包括3)的地方占()以上。 A: A0.85 B: B0.9 C: C0.95 D: D0.99
覆盖区域内误码率(RxQual)等级为3以下(不包括3)的地方占()以上。 A: 0.85 B: 0.9 C: 0.95 D: 0.99
覆盖区域内误码率(RxQual)等级为3以下(不包括3)的地方占()以上。 A: 0.85 B: 0.9 C: 0.95 D: 0.99
GSM无线网络的评估主要依据信号强度(Rxlev)和()。 A: 广播信道BCCH质量 B: 频率干扰Rxqual C: 误块率BLER D: 误帧率FER
GSM无线网络的评估主要依据信号强度(Rxlev)和()。 A: 广播信道BCCH质量 B: 频率干扰Rxqual C: 误块率BLER D: 误帧率FER
网络侧(BTS)可以根据哪两种标准来判断无线链路是否失败() A: 下行SACCH出错率 B: 上行SACCH出错率 C: 基于RXLEV/RXQUAL测量值 D: 基于DSC
网络侧(BTS)可以根据哪两种标准来判断无线链路是否失败() A: 下行SACCH出错率 B: 上行SACCH出错率 C: 基于RXLEV/RXQUAL测量值 D: 基于DSC
移动台在专有模式下,移动台将测量下列()内容。 A: 服务小区下行接收电平(RXLEV) B: 邻小区BCCH的下行接收电平(RXLEV) C: 时间提前量(TA) D: 服务小区下行接收质量(RXQUAL)
移动台在专有模式下,移动台将测量下列()内容。 A: 服务小区下行接收电平(RXLEV) B: 邻小区BCCH的下行接收电平(RXLEV) C: 时间提前量(TA) D: 服务小区下行接收质量(RXQUAL)
关于功控算法III算法优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 B: 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保持不变 C: 功控算法II中采用综合判断出功控最终结果,在功控III中被优化为归一化接收等级和接收质量的统一判断公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公式的物理意义 D: 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 E: FS和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
关于功控算法III算法优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 B: 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保持不变 C: 功控算法II中采用综合判断出功控最终结果,在功控III中被优化为归一化接收等级和接收质量的统一判断公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公式的物理意义 D: 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 E: FS和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
关于功控算法III算法优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 B: 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保持不变 C: 功控算法II中采用综合判断出功控最终结果,在功控III中被优化为归一化接收等级和接收质量的统一判断公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公式的物理意义 D: 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R、FS和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
关于功控算法III算法优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 B: 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保持不变 C: 功控算法II中采用综合判断出功控最终结果,在功控III中被优化为归一化接收等级和接收质量的统一判断公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公式的物理意义 D: 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R、FS和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