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结果的认定及处理办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30%则通过检测,进入答辩环节;
B: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30%<R≤50%,则判定为疑似有抄袭现象,修改后参加二次检测;
C: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50%,不得参加二次检测;
D: 二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30%,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
A: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30%则通过检测,进入答辩环节;
B: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30%<R≤50%,则判定为疑似有抄袭现象,修改后参加二次检测;
C: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50%,不得参加二次检测;
D: 二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30%,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
A,B,C
举一反三
- 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结果的认定及处理办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30%则通过检测,进入答辩环节; B: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30% C: 首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50%,不得参加二次检测; D: 二次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 R>30%,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
- 305.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测通过的标准是“总文字复制比”R ≤( ),检测不通过的学生不得进入答辩环节。 A: 20%; B: 30%; C: 35%; D: 40%
- 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分为答辩前检测和答辩后检测。测结果为学位论文正文部分()含绪论去除本人文献的“文字复制比”,包括“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等部分不在检测范围内。 A: 论文材料 B: 方法 C: 参考文献 D: 摘要
- 论文检测报告中,通常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A: 总文字复制比 B: 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 C: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 D: 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
- 南昌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中正确的是() A: 检测结果小于10%者,可直接进行送审或答辩 B: 检测结果在5-20%之间者,由导师结合核心章节文字复制比等相关情况,负责审查并认定学位论文内容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认定结果作出具体处理意见 C: 检测结果在20-30%之间者,需修改后进行一次复检。复检结果仍在20-30%之间者,必须延期答辩 D: 检测结果在30%及以上者,必须延期答辩,研究生必须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修改后由导师进行严格审核
内容
- 0
如果一篇8888字的论文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检测,重复字数为1111,引用文献字数为777,则这篇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为。 A: 12.5% B: 21.2% C: 3.8% D: 8.7%
- 1
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检测结果超过()不得参加答辩 A: 30% B: 50% C: 60% D: 80%
- 2
经过检测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占正文的()之间[原则上文学类、艺术学类、经管类专业不超过(),理工类专业不超过()的],要求学生对其论文进行修改,在学校限定的时间内提交,检测系统复查合格后,准允其按期参加论文答辩,其毕业论文成绩最高记为及格。 A: 30%(不含)-40%(含),30%,40% B: 35%(含)-40%(不含),30%,30% C: 30%(不含)-40%(含),30%,30% D: 35%(不含)-40%(含),40%,30%
- 3
文字复制比12%的论文要比文字复制比2%的论文好。
- 4
学位论文的文字总复制比小于论文全文(),责令申请人修改论文,导师签署学位论文《修改认定书》提交学院,一周后答辩。 A: 5% B: 5%~10% C: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