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加标点、翻译。
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山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1)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山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1)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标点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2)翻译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举一反三
-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加上标点。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①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节选自《庄子·山木》)注:①雁:这里的“雁”是“鹅”。
- 文言文加标点、翻译及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br/>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山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br/>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br/>(1)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br/>(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br/>(3)这段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 文言文加标点、翻译及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br/>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山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br/>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br/>(1)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br/>(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br/>(3)这段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 文言文加标点、翻译及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br/>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山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br/>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br/>(1)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br/>(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br/>(3)这段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山木与雁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内容
- 0
鉴赏庄子这段话,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 1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代木者止其旁而弗取也.翻译
- 2
“木因不材得终其天年”,而“雁(鹅)因不材见杀”,并不矛盾,这是价值取向的问题。
- 3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雁”其实是指为“鹅”。()
- 4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烹”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