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戳的引入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的()
A: 死锁
B: 丢失
C: 重放
D: 拥塞
A: 死锁
B: 丢失
C: 重放
D: 拥塞
举一反三
- 防止信息重放通常可以使用( )。 A: 挑战/应答 B: 消息加密 C: 时间戳 D: 消息认证码
- 数据复制中的Repication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可靠,防止数据丢失
-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有( )。 A: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B: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死锁 C: 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死锁 D: 丢失修改、读脏数据、死锁
- 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数据不一致性? A: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死锁 B: 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死锁 C: 丢失修改、读脏数据、死锁 D: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 网络拥塞和网络死锁如何产生?网络拥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防止拥塞的常用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