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A: 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 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 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 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A: 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 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 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 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举一反三
- (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简称《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建议》强调,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 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 A: 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 B: 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 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 D: 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 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后,并不意味着农民不再缴税。如果农民经商、开办企业,还需要交纳相应的税种。根据此回答题。取消农业税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这说明在我国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 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 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 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手段 D: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 我国从2006年起取消了农业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业税在清朝被称为“田赋” B: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已经消除了城乡差别 C: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农业税 D: 在当代世界多数国家,农业税已不是主体税收
- 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农业税的取消根本性扭转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状况。
- 自2006年开始我国农村已全部取消农业税。这一举措在于() A: 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 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 C: 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 D: 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