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55年到1795年间,共有17个欧洲国家的使团访问了中国。这些国家并不是中国的朝贡国,但清政府把他们都称为“贡使”。关于此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这说明当时中国受到宗藩思想的束缚
B: 这是当时东方国家通行的做法
C: 这些国家虽不是朝贡国,但确实是来进贡的
D: 清政府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战争
A: 这说明当时中国受到宗藩思想的束缚
B: 这是当时东方国家通行的做法
C: 这些国家虽不是朝贡国,但确实是来进贡的
D: 清政府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战争
举一反三
- “尽管当时中国拥有那么高比例的GDP,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转化成为政府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尽管当时英国的GDP并不算高,但国家能够有效动员资源和使用资源。”这段分析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 国家集权程度没有英国高 C: 政府对军事的投入不够 D: 国家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 中国大学MOOC: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下列哪个国家不是当时的签署国?
- 关于朝贡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的方式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B: 因为经济压力,明政府被迫逐渐限制朝贡贸易 C: 朝贡贸易关键是要体现朝贡国称臣的政治地位 D: 对于各国的朝贡货物,中国政府会回赐以价值格对等的货物
-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给中国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但清政府只是把这些枪炮弹药存放到了圆明园的仓库中就不管了。这一事实说明: A: 清政府对世界发展完全不了解 B: 清政府的武器比英国武器先进得多 C: 清政府爱好和平
- 甲乙两国于 1996 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 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 2003 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做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 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B: 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 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D: 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第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