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9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出自《商君书·算地》说明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 内容

    • 0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句话的作者为()

    • 1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 2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决定的

    • 3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时,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4

      古人云:“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商君书·算地》)这启示我们,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 A: 人民主体地位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从中国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