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声部的圣咏构成的受难乐也叫做(),它代表了受难乐体裁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受难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复调手法开始被运用。这大约是从15世纪开始的。经文歌风格的复调手法起初只被用于那些代表群众的歌词部分。这种受难乐叫做()。1650年以后,进入了受难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就是()阶段。
“素歌受难乐”#“应答受难乐”#“受难清唱剧”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海顿一生写了很多宗教合唱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b小调弥撒》。
- 1
受难乐是根据()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写成的一种清唱剧
- 2
巴赫的声乐创作包括()、受难乐、弥撒曲等体裁。
- 3
巴赫创作的声乐作品有() A: 《马太受难乐》 B: 《约翰受难乐》 C: 《D大调庄严弥撒》 D: 《b小调弥撒》
- 4
《马太受难乐》的创作者是下面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