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随意组合
举一反三
-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B: 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 下面有关元杂剧的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人。他的杂剧代表作有《西厢记》。《西厢记》的曲词华美,并有诗的意境。作者常常结合剧情,在景物描绘中,构成抒情意味极浓的意境。 B: 宾白、唱词(曲词)、科范(科介、介、科)是杂剧的三个构成成分。唱词的格式较严格,每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每一套曲子通押一韵。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由男主角主演的戏称“末本”,由女主角主演的戏称“旦本”。元杂剧男主角不称“生”,而称“末”。京剧等戏曲则有生、旦、净、丑四大分行。 D: 由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所以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 杂剧一般一折戏只能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而且一本戏只能由主要角色独唱,其他角色只能说白。
- 关于元杂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剧短小,一般三折一楔子 B: 杂剧突破了唐诗宋词的格律限制,一折之中可以换韵,也可以换宫调 C: 杂剧以唱为主,宾为白,故曰宾白 D: 杂剧一折只能有一个场景,且一折之中不可换场景
- 四折一楔子是()剧本的结构体制。 A: 宋杂剧 B: 南戏 C: 元杂剧 D: 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