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对
举一反三
- “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出自( )。
- “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出自()。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列子
- 老子提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这样的人生道理( ) A: 心无贪求 B: 知足知止 C: 有理想 D: 有道德
- “罪莫大于------,祸莫大于-------,咎莫大于------。故知足之足,常足也。”横线处应该填 ( )(2.0) A: 欲、贪、多 B: 多欲、不知足、欲得 C: 贪多、不知足、欲得 D: 纵欲、不知足、欲得
- 《道德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之足者常足矣。”谈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内容
- 0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本文内容主要反映了孔子的反战思想。
- 1
以下是道家对治贪欲的论述有()。 A: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B: 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C: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 D: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2
《老子》曰:“祸莫大于______,咎莫大于欲得。”
- 3
乐莫大于忧,苦莫大于多欲,富莫大于知足,
- 4
材料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材料2:“奢者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材料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