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该机制是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属性。
可用性
举一反三
- 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该机制是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属性()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不可否认性 D: 可用性
- 有关备份与灾难恢复技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只要制定并实施了完备的备份与灾难恢复技术措施,其余安全防范措施并无太大必要。 B: 需要对系统进行必要、充分的备份和应急准备工作,以便保证系统安全(特别是数据安全),并在出现灾难时在备份基础上进行灾难恢复 C: 存储是备份的实现方式,是备份和灾难恢复的物理基础 D: 系统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前提,旨在系统和信息数据的重新利用。灾难恢复是基于存储和备份,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实现信息系统和数据的恢复
- 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应定期进行账套备份与恢复。 A: 正确 B: 错误
- 中国大学MOOC: 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应定期进行账套备份与恢复。
- 备份是将数据或系统进行复制保存,一旦发生错误或灾难,这些备份可以用来还原系统数据,使业务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内容
- 0
灾难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基础,是围绕着灾难恢复所进行的各类备份工作。灾难恢复不仅包含灾难备份,更注重的是业务的恢复。
- 1
灾难备份系统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A: 数据备份系统 B: 备份数据处理系统 C: 备份通信网络系统 D: 灾难恢复计划
- 2
以下关于灾难恢复和数据备份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 增量备份是备份从上次完全备份后更新的全部数据文件 B: 依据具备的灾难恢复资源程度的不同,灾难恢复能力分为7个等级 C: 数据备份按数据类型划分为系统数据备份和用户数据备份 D: 如果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问题,就可以不用再进行容灾演练了
- 3
增量备份在数据恢复时必须依赖上一次完全备份和上一次的增量备份才能对数据进行完整恢复,恢复时数据重构较完全备份慢,恢复窗口更大。
- 4
以下哪个选项准确描述了“热备份”灾难恢复方法?() A: 将数据备份到磁带并定期发送到异地,从中可以恢复所有数据灾难事件。 B: 整个系统的完整副本,在发生灾难时可以将所有流量引导到该系统。 C: 将关键系统存储为模板,如果出现,可以从中扩展资源灾害。 D: 仅在您需要时始终运行的业务关键型系统的重复版本在发生灾难时将工作量转移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