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论持久战》
举一反三
- 毛泽东在( )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A: 《论联合政府》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论持久战》
-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斗争会上,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A: 全面战争 B: 人民战争 C: 持久性战争 D: 信息化战争
-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背景是()。 A: 抗战初期敌强我弱 B: 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 C: 中国国民党内部存在“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D: 抗日战争初期有了一定的抗战经验
- 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针对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发表的演讲是( ) A: 《论持久战》 B: 《矛盾论》 C: 《实践论》 D: 《论联合政府》
- 毛泽东在1938年五六月间作了( )的长篇演讲,明确指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A: 《论持久战》 B: 速胜论 C: 亡国论 D: 持久论
内容
- 0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和( ) 。 A: 堡垒战 B: 游击战 C: 防御战 D: 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 1
只有中国战场上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反法西斯战争才能以胜利结束。()
- 2
毛泽东把游击战争提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 A: 运动战 B: 持久战 C: 思想战 D: 消耗战
- 3
只有中国战场上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反法西斯战争才能以胜利结束。() A: 正确 B: 错误
- 4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长期的主要作战形式是()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A: 持久战 B: 速决战 C: 运动战 D: 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