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等缺陷
表面烧伤 ; --- 残余应力。 --- 尺寸形状偏差;
举一反三
- 磨削时,砂轮对工件表面剧烈摩擦,使磨削局部区域的瞬时温度高达1000℃以上,大部分传入工件。
- 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 A: 600~700℃ B: 700~800℃ C: 800~900℃ D: 900~1000℃
- 磨削区域的瞬时高温会使工件表层产生(),并会引起工件的热变形,因此磨削时应特别注意对工件进行()。
- 据实验室实践表明,烟头中心吸烟瞬间温度可达()以上。 A: 600℃ B: 1000℃ C: 800℃
- 磨削加工时,由于磨削热使工件表面达到很高的温度,从而使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产生变化,表面硬度下降,工件表面呈现氧化膜颜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磨削受热变形 B: 磨削加工事故 C: 磨削烧伤 D: 磨削加工误差
内容
- 0
磨削工件表面温度超过相变温度,但为及时冷却时就会产生退火烧伤。
- 1
关于磨削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磨削温度指砂轮与工件接触区的最高温度 B: 磨粒磨削点温度是指磨粒切削刃与切屑接触部分的温度 C: 工件平均温度是磨削热传染工件而引起的工件温升 D: 磨削区温度指砂轮与工件接触区的最低温度
- 2
砂轮磨削区温度是磨削温度,是指砂轮与工件接触面上的平均温度是产生磨削表面烧伤、残余应力和表面裂纹的原因。
- 3
内圆磨削的磨削弧很长,磨削区温度高,易使工件表面烧伤。(质量控制)
- 4
若工件表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而磨削区又没有冷却液进入,表层金属便产生退火组织,硬度急剧下降,称之为回火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