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这句话是对《春秋》哪个特点的形象描述?
A: 多叙鬼神之事
B: 微言大义
C: 文辞华美
D: 善于描写战争
A: 多叙鬼神之事
B: 微言大义
C: 文辞华美
D: 善于描写战争
B
举一反三
- 下列评价与著作对应正确的是()。 A: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 B: 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左传》 C: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D: 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春秋》
- 《春秋》用笔严谨,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引文用笔,常用一字寓意褒贬,微言大义。
- 「一字之褒,容于华衮;一字之贬,言于斧銊。」这是中国传统史学非常显著的特色,而首创这种重视人物、以人物为中心之史书体裁的史学家是谁?()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班固 D: 班超
- 一加一不等于二.(打一字)是什么字
- 山地作业人员登山时,应尽量采用()形。 A: 之字 B: 横W C: 竖一字 D: 斜一字
内容
- 0
一字多音义是指()造成的一形多音义。 A: 引申 B: 假借 C: 同义换读 D: 异字同形
- 1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中篇之准”出自孙过庭的什么? A: 书谱 B: 字谱 C: 戏谱 D: 文谱
- 2
不属于《春秋》语言特色的是( ) A: 一字见义 B: 微言大义 C: 一字寓褒贬 D: 辩丽横肆
- 3
叁口重重叠,莫把品字打一(打一字)()
- 4
“反切”是汉语的一种传统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拼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被注音的字叫“被切字”,用来注音的前一字叫“反切上字”或“切上字”,后一字叫“反切下字”或“切下字”,上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下字与所切之字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