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材料l)孟柯说:“民为贵,社根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请回答: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材料2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3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1)请分别指“材料l、3及材料2、3在历史观上的区别。 (2)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3)如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 2

      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br][/br]材料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br][/br]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br][/br]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br][/br]材料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总结了抗日战争八年的历史经验和抗日解放区建设经验后,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br][/br]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br][/br](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br][/br](2)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思想倾向 [br][/br](3)材料2、3与材料4分别属于什么历史观?它们区别的依据是什么

    • 3

      材料1:孟柯说:‘·民为贵,社程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目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 4

      材料分析题:根据以下关于矛盾问题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1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 (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