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缺乏NADPH+H+使红细胞内GSH减少|磷酸戊糖途径被抑制,导致磷酸戊糖缺乏|糖酵解途径代谢障碍,无法产生能量|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举一反三
- 食用新鲜蚕豆发生溶血性黄疸患者缺陷的酶是() A: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 异柠檬酸脱氢酶 C: 琥珀酸脱氢酶 D: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br/>详细解析: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可用于维持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若红细胞缺乏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则红细胞不能得到充足的 NADPH,使谷胱甘肽难以保持还原状态,此时红细胞易于破裂,发生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因食用蚕豆而发病 故称蚕豆病。
- 中国大学MOOC: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 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内缺乏() A: 内酯酶 B: 磷酸戊糖异构酶 C: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 转酮醇酶 E: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其原因是()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患者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