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有利于”的论述告诉我们,当我们用道德标准判断一个行为的善恶时,依据的对象只能是
A: 价值取向
B: 主观动机
C: 行为效果
D: 客观环境
A: 价值取向
B: 主观动机
C: 行为效果
D: 客观环境
C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边沁认为,动机和意图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两个因素,其道德价值要通过行为结果表现出来。动机并非毫无作用,有动机才有意图,有意图才能发生行为,有行为才会产生结果,但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不取决于主观的道德动机,而是要看它们带来的行为结果。对这段文理解正确的是() A: 人的道德质可以从行为上来判断 B: 动机和意图其在独立的道德价值 C: 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依行为结果的好坏而定 D: 动机和意图的依据不存在于客观效果中,而存在于主观领域
- 1
我们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的标准,也没有()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A: 绝对 B: 相对 C: 客观 D: 主观
- 2
()是指较大儿童(10岁以后)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A: 主观道德 B: 客观道德 C: 他律道德 D: 自律道德
- 3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4
我们通常不会依据下列哪种评判标准作为善恶的评判标准 A: 结果 B: 动机 C: 少数人的意见 D: 社会主流道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