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1
    我国古代居于中原的人们自称华夏,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指代边远少数民族。据载,春秋时楚武王自谓“我蛮夷也”,“楚自东夷伐陈”,“楚破南阳九夷”;另有“公会戎于潜(山东曹县)”,“公及戎盟于唐(山东鱼台县)”等。这说明()
    A: 夷蛮戎狄与华夏族地域差异明显
    B: 楚国是最早的少数民族混居国家
    C: 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山东为主
    D: 中国境内民族融合现象出现较早
  • D

    内容

    • 0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 1

      周朝以中原地区华夏族为中心,与四周( )民族形成“五方之民”的整体概念。 A: 东夷 B: 南蛮 C: 西戎 D: 北狄

    • 2

      周朝以中原地区华夏族群为中心,将四周民族称为南蛮、北狄、( )、东夷。

    • 3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在()。 A: 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华夏族杂居 B: 中原诸侯国抵御了边地少数民族的进犯 C: 华夏族与周边戎、狄、夷等各族的接触频繁 D: 齐桓公等霸主进行了政治、军事改革

    • 4

      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历史上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灭亡西周的民族是:() A: 北狄 B: 南蛮 C: 东夷 D: 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