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 《道德经》第27章有言:不贵其(),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举一反三
- 《道德经》第27章有言:不贵其(),不爱其(),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中“要妙”的意思是()()。
-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谜”,意思是不尊重老师,不借鉴得失,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已经迷失了自己。
- 老子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下列对老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 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 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 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巧用》)这一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