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生嗔者是幻化的,嗔心也是幻化的,那又何必去除嗔恚呢?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平时该如何修行?
举一反三
-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断除贪嗔呢?() A: 眼不见心不烦 B: 彻底把自己封闭起来 C: 遇到的对境都是心的执着显现,应看做为幻化 D: 想办法让自己成为最富有的人,这样就不会有贪嗔了
- 贪心与嗔心的对境完全不同,为什么说嗔心的来源就是贪心?
- 以下属于“六蔽”的是()。 A: 悭吝 B: 破戒 C: 嗔恚 D: 懈怠
- 如何通过“观察作害者之自性”修安忍?() A: 如果损害他众乃所有凡夫愚者的本性,那不应该对其生嗔恨心,倘若嗔恨他们,就像烧伤者嗔恨燃烧本性的火一样不应理。 B: 因为众生本性即是佛,他的心是空性与大悲无别的如来藏本面,这种心不可能损害任何众生,他损害我只是偶然性,所以他的本性上没有过失,我们不应该嗔恨他。 C: 如果敌人用棍棒刀**等加害我,那理应嗔恨棍棒,而不应当嗔恨使用棍棒的人。通过这样的理证观察,我们也可以了知,伤害自己的不是使用棍棒者,而是他的嗔恨心。
-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中“嗔”的意思是(<br/>) A: 恨 B: 恼 C: 怒 D: 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