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1.5-3岁是自主对羞怯或疑虑,成功解决了危机,孩子就获得了 品质。
举一反三
- 按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在6-12岁阶段,是勤奋对自卑,成功解决了就获获得 品质,不成功解决了就会产生无能感。
- 按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在6-12岁阶段,是勤奋对自卑,成功解决了就获获得 品质,不成功解决了就会产生无能感。( ) A: 忠诚 B: 意志 C: 能力感 D: 目的性
- 按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在6-12岁阶段,是勤奋对自卑,成功解决了就获获得品质,不成功解决了就会产生无能感。 A: 意志 B: 目的性 C: 能力感 D: 忠诚
- 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中,提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即解决该阶段的发展危机,成功的度过这一危机,就会获得该阶段良好的人格品质而克服不良品质。根据他的理论,1.5—3的幼儿发展的任务是() A: 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自主感对羞耻感”是在哪个阶段 A: 婴儿期(0--1.5岁) B: 儿童早期(1.5-3岁) C: 学前期(3--6岁) D: 学龄期(6-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