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应当从重或者加重问责的情形有()。
A: 在决策实施中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
B: 对党中央、上级党组织三令五申的指示要求,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的
C: 在接受问责调查和处理中,不如实报告情况,敷衍塞责、推卸责任,或者唆使、默许有关部门和人员弄虚作假,阻扰问责工作的
D: 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加重情形
A: 在决策实施中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
B: 对党中央、上级党组织三令五申的指示要求,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的
C: 在接受问责调查和处理中,不如实报告情况,敷衍塞责、推卸责任,或者唆使、默许有关部门和人员弄虚作假,阻扰问责工作的
D: 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加重情形
举一反三
- 问责决定作出后,发现(),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A: 问责事实认定不清楚、证据不确凿 B: 依据不充分、责任不清晰、程序不合规、处理不恰当 C: 或者存在其他不应当问责、不精准问责情况的 D: 对党中央、上级党组织三令五申的指示要求,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的
- 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予问责的情形有哪些() A: 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 B: 在集体决策中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 C: 在决策实施中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 D: 其他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于问责的情形
- 根据2019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下列哪种属于应当加重问责的情形?() A: 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的 B: 在接受问责调查中不如实报告情况的 C: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执行不力 D: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
- 党政领导干部有被问责情形,且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A: 干扰、阻碍或者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B: 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C: 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打击、报复、陷害的 D: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 根据《党问责条例》规定,下列不属于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予问责情形的是() A: 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 B: 在集体决策中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 C: 在决策实施中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 D: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E: (解析:《党问责条例》第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