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方法有: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举一反三
内容
- 0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它是创造发展的必要条件。
- 1
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唯一途径。
- 2
()思维是创造的核心。 A: 潜能性 B: 创造性 C: 创新性 D: 记忆性
- 3
美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的() A: 主动性 B: 创造性 C: 独立性 D: 独特性
- 4
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个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