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违品是我执,二者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那么有我执的凡夫相续中是否具有菩提心?
有。凡夫人在刚开始发心的时候,没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点“我”,这与菩提心也不相违,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我”一定要尽快获得佛果。噶当派经常有这样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当中,有一个人特别想救旁边的人,但他自己还沉在泥坑里面,救他们没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脱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想解脱,而是为了救身边这些人。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出来,然后再救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则根本没能力救别人。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文中的几位学生在高度赞美老师之后,孔子回答“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孔子的意思是
- 1
“三藐三菩提”中的“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的意思
- 2
一花一世界,( )一菩提。
- 3
“烦恼本是菩提种”中,“菩提”的意思是“禅定”“智慧”“觉悟”。
- 4
对于发愿变成如意牛、四大、桥梁等来帮助众生是不是属于菩提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印度善天论师和胜敌论师认为全部是愿菩提心。 B: 布敦大师等有些论师认为不属于愿菩提心,愿菩提心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希望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有一种想成佛的念头在里面,但发愿变成大地、虚空、如意树等,并不是愿我或众生成佛。 C: 根桑秋扎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善心的发愿,并不属于愿菩提心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