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池、景阳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城规划中城市中轴线尽端的大内御苑华林园中的山水名称。例如曹魏洛阳、北魏洛阳与南朝建康的华林园,皆以天渊池、景阳山为主景。景阳山与天渊池形成北山南水的山水格局。景阳山位于天渊池西北,为各色文石堆筑而成的土石山。天渊池水系类似于艮岳、圆明园,自西北向东南流,以模拟天下山脉发于昆仑,以西北为首、东南为尾,大小河川的总流向趋势亦随山势归于大海。
举一反三
- 以下关于北魏洛阳都城规划正确的是( ) A: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功能分区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 B: 灵建筑群的布局和建筑体型的变化形成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完整空间序列,突出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干道-衙署-宫城-御苑自南而北构成城市的中轴线,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D: 大内御苑华林园位于城市中轴线北端,造园艺术高超,筑山为景阳山,理水为天渊池,苑内有百果园。
- 元朝的大内御苑西苑中开拓太液池,池中有三座岛屿,其中最大的是 ( ) A: 琼华岛 B: 景阳山 C: 南台 D: 圆坻
- 北魏张伦的“景阳山”,有若自然,是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
- 北魏著名的皇家园林()于魏文帝以洛阳为都城不久建。园内西北角筑土石山景阳山,山上广植竹。 A: 华林园 B: 芳林苑 C: 铜雀台 D: 仙都苑
- 建章宫中““其北治大池,名曰太液池,中有()、()、()三山,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A: 蓬莱 B: 方丈 C: 赢洲 D: 景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