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睾酮的17α位增加一个甲基,得到甲睾酮,其设计目的是().
A: 蛋白同化作用增强
B: 增强脂溶性,有利吸收
C: 可以口服
D: 雄激素作用增强
A: 蛋白同化作用增强
B: 增强脂溶性,有利吸收
C: 可以口服
D: 雄激素作用增强
C
举一反三
- 睾酮在17α位引入甲基得到甲睾酮,其设计目的是() A: 雄性激素作用增强 B: 雄性激素作用减弱 C: 增加药物的脂溶性,有利于吸收 D: 蛋白同化作用增强 E: 可以口服
- 睾酮在17α位引入甲基得到甲睾酮,其设计目的是() A: A雄性激素作用增强 B: B雄性激素作用减弱 C: C增加药物的脂溶性,有利于吸收 D: D蛋白同化作用增强 E: E可以口服
- 在睾酮的17α位引入甲基而得到甲睾酮,其主要目的是() A: 可以口服 B: 增强雄激素的作用 C: 增强蛋白同化的作用 D: 增强脂溶性,使作用时间延长 E: 降低雄激素的作用
- 在睾酮的17α位引入甲基而得到甲睾酮,其主要目的是() A: A可以口服 B: B增强雄激素的作用 C: C增强蛋白同化的作用 D: D增强脂溶性,使作用时间延长 E: E降低雄激素的作用
- 在睾酮的17α位引入甲基而得到甲睾酮,主要目的是 ( ) A: 可以口服 B: 降低雄激素的作用 C: 增加雄激素的作用 D: 增加脂溶性,延长作用时间 E: 降低毒性
内容
- 0
关于蛋白同化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蛋白同化激素是对雄性激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获得 B: 将睾酮19位甲基去除,得到苯丙酸诺龙,可显著降低雄性激素作用,提高蛋白同化作用 C: 对睾酮的A环进行结构修饰,引入2位羟甲烯基,并且辅以引入17α位甲基,得到更强效的口服蛋白同化激素羟甲西龙 D: 在睾酮的A环并上咪唑环,17α位引入甲基得到司坦唑醇 E: 苯丙酸诺龙蛋白同化作用为甲睾酮的30倍,雄激素活性仅为后者的四分之一
- 1
对睾酮结构改造的目的主要有 A: 可以口服 B: 降低水钠 C: 延长药效 D: 增强抗炎作用 E: 降低雄性化副作用,增强蛋白同化作用
- 2
在睾酮的17α位引入甲基而得到甲睾酮,其主要是为了()。
- 3
睾酮制成丙酸睾酮的目的是睾酮制成丙酸睾酮的目的是() A: 提高了蛋白同化作用 B: 提高了雄激素作用 C: 延长了作用时间 D: 降低睾酮副作用 E: 是电子等排的置换
- 4
睾酮做成丙酸睾酮的目的是 A: 提高了蛋白同化作用 B: 提高了雄激素作用 C: 延长了作用时间 D: 降低睾酮副作用 E: 是电子等排的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