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说和“粗精”两层面说,其共同点都是从“可见”(显示)与“不可见”(非显示)的分别上来加以立论的。
举一反三
- 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层面说:第一种是言象意三层面说。第二种是()两层面说。
- 中国古代文学层面论学说,一般包含() A: 言象意三层面说 B: 字面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说 C: 粗精两层面说 D: 字音、意义等四层面说
- 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意、象三个层面阐释文本层面的有() A: 《庄子》 B: 《周易·系辞》 C: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D: 《论文偶记》 E: 姚鼐《古文字类纂》
- 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意、象三个层面阐释文本层面的有() A: A《庄子》 B: B《周易·系辞》 C: C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D: D《论文偶记》 E: E姚鼐《古文字类纂》
- 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王弼 D: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