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的“者”,用于主语之后,表示提顿的是()
A: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B: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C: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D: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A: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
B: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C: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D: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举一反三
- 下列各句的“者”,用於主語之後,表示提頓的是() A: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B: 南冥者,天池也。 C: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D: 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自古皆有死,。”
- 填空一字: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 )不立。《论语》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三者何者最最重要?
-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A: 兵广粮足 B: 民以食为天 C: 仁义为重 D: 诚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