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2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其主要内容是()。
    A: 中央根据当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定出全国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税收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
    B: 对各户依财产多少评估出户等,按户等征钱,依土地面积征粟;
    C: 分夏秋两季征收;
    D: 无固定居所的商人,所在州县依其收入征收1/30的商税;
    E: 过去的租庸调及其他杂税一律废除。
  • A,A,A,A,A,B,C,D,E

    内容

    • 0

      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中期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为()。 A: 前者纳税概以钱计,后者以纳粟为主 B: 前者分四季征输,后者以夏冬为征输期 C: 前者不以户口为准,后者依户课税 D: 前者与国家授田配合施行,后者仅征税不授田

    • 1

      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颁行“两税法”的皇帝是 A: 唐中宗 B: 唐德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 2

      简述租庸调到两税法的演变根据及其主要内容。

    • 3

      唐德宗时,终于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宣布实行( )。该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 租庸调 B: 户税 C: 地税 D: 两税法

    • 4

      青书学堂: (判断题) 两税法是唐德宗时代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