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包括下列的
A: 二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
B: 低收入国家
C: 中等收入国家
D: 高收入国家
A: 二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
B: 低收入国家
C: 中等收入国家
D: 高收入国家
A,B,C
举一反三
- 发展中国家指的是()。 A: 低收入国家 B: 中低收入国家 C: 中等收入国家 D: 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 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生活在 A: 低收入国家 B: 中等收入国家 C: 高收入国家
-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A: 中上等收入 B: 中等收入 C: 高等收入 D: 低中等收入
- 下列有关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合称为中等收入国家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中国一直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 C: 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的标准,中国已被列入“高收入国家” D: 2008年的收入分组标准为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 二战之后,由中等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经济体共有()。
内容
- 0
世界银行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4个组别: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56~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高于9265美元)。中国目前属于( )国家。 A: 低收入 B: 下中等收入 C: 上中等收入 D: 高收入
- 1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等收入国家的公共收入规模大都()低收入国家。
- 2
空气污染相关死亡大多发生在()国家。 A: 高收入 B: 中等收入 C: 低收入 D: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
- 3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当时的标准,中国已进入( )的行列。 A: 低收入国家 B: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C: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D: 高收入国家
- 4
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学生占十二至十七岁人口比重,高收入国家为93%,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低收入国家为26%,最低收入国家为12%,大学生占二十至二十四岁比重,高收入国家为39%,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0%,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6%低收入国家为3%,最低收入国家为2%。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A: 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平均年龄段所占比重,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 B: 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 C: 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 D: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情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