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了。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是()
    A: A唯物主义
    B: B主观唯心主义
    C: C客观唯心主义
    D: D辩证唯物主义
  • B

    举一反三

    内容

    • 0

      1.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偷偷注意那个孩子。不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神态举止,他怎么看都觉得那个孩子是偷斧头的人。过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了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怎么看都觉得他不像偷斧头的人。 这个人丢了斧头后做了什么A.直接去后山找斧头 B.去邻居家偷回斧头 C.偷偷观察邻居孩子 D.直接上门要求归还ABCDC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偷偷注意那个孩子。不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神态举止,他怎么看都觉得那个孩子是偷斧头的人。过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了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怎么看都觉得他不像偷斧头的人。 这个人丢了斧头后做了什么 A: 直接去后山找斧头 B: 去邻居家偷回斧头 C: 偷偷观察邻居孩子 D: 直接上门要求归还

    • 1

      智慧职教: 一个人丢失了斧头, 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他断定邻居的儿子就是贼了。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造成这种猜疑的原因是( )

    • 2

      在1只绵羊=2把斧子这个简单价值形式中,如果斧子的价值量增加一倍,这时,1只绵羊可以换() A: 1把斧子 B: 2把斧子 C: 3把斧子 D: 4把斧子

    • 3

      他看见那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邻居的果园里偷梨子。

    • 4

      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形式中,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