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构成拐骗妇女罪
B: 甲构成重婚罪(共犯)
C: 甲构成诈骗罪
D: 甲构成拐卖妇女罪
举一反三
- 甲、乙与丙女共谋勒索财物。由丙女假装卖淫勾引被害人后,甲、乙立即到现场,丙女迅速离开,甲、乙向被害人勒索财物。在被害人识破真相后,甲、乙使用暴力抢劫了被害人1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甲、乙实施了抢劫,丙女只有敲诈勒索的故意,故甲、乙、丙不构成共同犯罪 B: 因丙女没有分到赃款,故对其敲诈勒索罪,应以情节轻重量刑 C: 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但甲、乙成立抢劫罪,丙成立敲诈勒索罪 D: 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 甲女曾被乙女欺骗,带丙男到乙家实施报复,在甲的帮助下丙将乙强健。甲的行为() A: 构成故意伤害罪 B: 不构成犯罪 C: 构成强健罪 D: 构成报复陷害罪
- 甲女曾被乙女欺骗,带丙男到乙家实施报复,在甲女的帮助下丙男将乙女强歼。甲女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强歼罪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构成报复陷害罪
-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 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 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C: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D: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 甲女曾被乙女欺骗,带丙男到乙家实施报复,在甲女的帮助下丙男将乙女墙间。甲女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墙间罪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构成报复陷害罪
内容
- 0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 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C: 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D: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 1
甲、乙、丙三人预谋要狠狠地揍丁一顿。一日,甲、乙、丙三人来到丁家。按照分工,丙在楼下放风,甲、乙进屋揍丁。结果由于丁实施了激烈的反抗行为,甲、乙二人当场将丁杀死。应当如何认定甲、乙、丙的行为? ( ) A: 甲、乙、丙都构成故意伤害罪 B: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C: 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罪 D: 丙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 2
甲(男)、乙(女)自2010年同居,并育有一子丙。甲、乙未办理婚姻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同居,周围群众也认为二人是夫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若甲长期虐待乙,甲构成虐待罪 B: 若甲故意伤害丙致丙轻伤,乙不阻止,乙构成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 C: 若甲与丁(女)登记结婚,不再与乙同居。丙患重病,甲有能力支付医药费而拒不支付,导致丙因无钱医治、放弃治疗而死亡,甲构成遗弃罪 D: 若甲与丁(女)登记结婚,不再与乙同居。甲某日来到乙住处,使用暴力手段强行与乙发生性关系,甲构成强奸罪
- 3
甲将乙(8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父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父已经报警,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甲和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B: 甲和丙不成立共同犯罪 C: 甲和丙二人不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D: 甲和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 4
甲对丙谎称丙的孩子在学校生病了,需要丙拿出5000元医药费,并就交给了甲5000元。乙对丙谎称绑架了丙的孩子,索要5000元钱赎人,丙就给了乙5000元钱。甲乙的行为构成( ) A: 甲乙都构成诈骗罪 B: 甲乙都构成敲诈勒索罪。 C: 甲构成诈骗罪,乙构成敲诈勒索罪 D: 甲构成敲诈勒索罪,乙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