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6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寄寓褒贬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
  • 内容

    • 0

      《春秋》记史实,用精微的语言寄寓是非褒贬,称为()。 A: 革故鼎新 B: 微言大义 C: 见微知著

    • 1

      下面关于《春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 B: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C: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D: 《春秋》是编年体史书,从鲁隐公元年记述到鲁哀公十四年,历十四代君主。

    • 2

      符合《春秋》一书特点的选项是() A: 表达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思想 B: 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C: 书法谨严、暗寓褒贬 D: 以记言为主 E: 鲁国的编年史

    • 3

      后世经师多认为孔子寓褒贬于下列哪部作品?( )。 A: 《尚书》 B: 《春秋》 C: 《左传》 D: 《国语》

    • 4

      【单选题】通常将《春秋》中寓褒贬于文笔之中,而不直接表明态度的写法称为()。 A. 一字褒贬 B. 杨抑结合 C. 春秋故事 D. 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