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2
    王某30岁,游手好闲。赵某是王某的邻居,17岁,间歇性精神病人,在读高一。2007年3月2日,王某见赵某在街边玩,便对赵某说;“你要是能将李家的狗砸死,我就送你一辆自行车”。赵某就捡起一块石头,趁李某家没人,钻到李家将李某家的黄狗(市价500元)砸死,然后跑回来向王某要钱,王某拒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王某应当按照约定送赵某自行车,否则赵某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
    B: 如果赵某的父亲追认王某与赵某的约定,则王某应当按照约定送赵某自行车
    C: 若李某要求赔偿狗的损失,王某应当负主要责任,赵某的父母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D: 若李某要求赔偿狗的损失,赵某的父母应当负主要责任,王某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 A,B,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李某、王某、赵某三人系好友。李某向王某借款5万元。某日,王某偶遇赵某,谈及李某。王某对赵某表示:“李某生活困难,父母又生病,这钱他不用还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王某免除债务的意思表示须李某受领 B: 王某的意思表示向赵某作出时生效 C: 李某无须向王某偿还债务 D: 王某的意思表示不产生债务免除的效果

    • 1

      李某因记恨同事刘某,故指示15岁的赵某、20岁的孙某将刘某打伤。刘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等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如何判决() A: 李某等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 应当由赵某和孙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 应当由李某承担赔偿责任 D: 如果赵某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 2

      李某因记恨同事刘某,故指示15岁的赵某、20岁的孙某将刘某打伤。刘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等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应如何判决?( ) A: 李某等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 应当由赵某和孙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 应当由李某、孙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证据表明赵某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D: 三人都应当承担责任,但是由于赵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应当由李某、孙某承担主要责任

    • 3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某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 B: 属于意外事件 C: 应当从重处罚 D: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4

      王某与赵某领取结婚证后,赵某死亡。可以参加继承赵某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有()。A.()王某()B.()赵某的父母()C.()赵某的兄弟姐妹()D.()赵某与前夫所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