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材料2:“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资本论》 请结合材料和基本原理,回答:(1)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如何发生的?(2)剩余价值产生自哪里?它的源泉是什么?(3)为何说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举一反三
- 材料分析题4 【材料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人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1页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 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 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转化为资本 B: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C: 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流通第一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E: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
- 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 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 B: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 剩余价值不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E: 在流通中购买的劳动力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 通过G-W-G’资本总公式,不能得出( ) A: 资本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 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 货币转化为资本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 A: 在流通中能低价购买生产资料 B: 在流通中能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 C: 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 通过流通领域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E: 在流通领域生产剩余价值